脑科学报告系列

1. NeuReport

报告形式

单项科研成果报告:邀请顶刊的一作、通讯作者做报告。

研究方向报告:邀请领域内开拓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士做综述性报告。

小型研讨会:邀请数位学者围绕某一特定方向召开小型研讨会进行报告。

圆桌讨论会:邀请数位不同领域内的嘉宾针对某一话题共同进行讨论。

NeuReport 委员会

陈欣 博士

中科院神经所博士,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在脑肿瘤机械特性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

邓娟 博士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通过环路示踪,光遗传、药理遗传学结合行为学的方法,解析慢性疼痛及相关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机制。

李雪 博士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青年研究员,多模态神经界面研究组PI。主要研究:脊柱与外周神经界面,多模态脑机接口,微纳传感器。

李思海 博士

维克森林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通过认知行为学、多通道胞外电生理记录、行为药理学和数学模型研究猕猴的工作记忆和失匹配负波的神经环路机制。

梁小平 博士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博士阶段通过生物物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表观遗传领域组蛋白变体H2A.Z的识别和染色质的组装;其后加入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研究听觉感知和耳聋的机制。

刘鼎 博士

中科院神经所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从事动物本能及社会行为的下丘脑神经环路研究。

唐华 博士

神经生物学博士,NIH博士后。通过多通道胞外电生理、光纤记录技术和数学模型研究猕猴的强化学习和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

涂毅恒 博士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结合认知心理学范式、人工智能算法、多模态脑成像和临床干预方法,探索疼痛的认知神经机制与调控。

肖晓 博士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使用认知行为学、分子基因工程和计算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手段,对情感障碍和认知缺陷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薛澄 博士

哥廷根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使用猕猴行为电生理,人类心理物理,计算神经等手段研究灵活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代表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euron,PNAS,Cerebral Cortex,JoN等主流学术期刊。

姚滔 博士

神经生物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FWO博士后。通过多通道胞外电生理记录研究猕猴高级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也用监测眼动等方法进行人的心理物理实验。

张光伟 博士

南加州大学博士后。研究感觉系统与情绪调节系统的交互作用。既往工作见:

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uangwei-Zhang-3

张文昊 博士

芝加哥大学博士后,从事理论及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阐述大脑信息处理的普适性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大脑的计算原理,为开发新一代类脑智能算法提供启示。

周健 博士

贝勒医学院Duncan NRI Zoghbi Scholar博士后。通过研究表观遗传与转录复合体对神经元活动依赖通路的调控,探索自闭症等神经发育疾病的机理并开发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

周景峰 博士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以行为学和多通道在体电生理为主要工具,结合光遗传学、计算神经科学等方法,研究动物行为与认知的神经环路机制。

往期报告 (示例)

NeuReport 15

云端论脑 第31期

2. 脑师说

脑师说(科普讲座)

“脑师说”系列讲座是面向大众的科普型报告。

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些让中学生都能够轻松听懂的科普报告。我们会邀请脑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带大家了解生活中或者大自然中一些有趣现象背后的神经科学原理。

《神奇动物在哪里》脑师说·2022年年度主题

很久以前,遥远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有这样一本教科书,相传几乎每个非麻瓜家庭都拥有一部。

如今,这部科普巨作或再次重出江湖!

你是否有过被麻瓜误解和质疑的经历:

当你和身边的人说起自己的科研工作

- 养貂的啊,你们是不是还会卖它们的皮?

- 乌贼不是吃的嘛,还能用来做研究?

- 你养苍蝇呀,咦~[/捂嘴摇头]

- 虫子、小苍蝇和人类的疾病有啥关系?

- 怎么可以sha兔兔,兔兔嫩么可爱!

- 我可不想做你的小白鼠(你的内心OS:哦,我其实研究的是大白鼠。)

或许,当人们听说你的科研工作涉及活体动物实验,尤其是要接触人类近亲,会觉得你好残忍,会问你是不是每天都需要为牠们祈祷,甚至有人劝你离开这一行。虽然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开发体外模型、细胞模型,甚至通过数据建模来完成实验研究,但是对于动物模型,依然存在诸多误解。在这一行工作的你有好多心里话想跟大家说——

§ 在药物筛查的过程中,模式动物对人类有巨大贡献。就比如新冠疫苗,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需要借用小白鼠的帮助,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除了新冠疫苗,许多药物都是如此。 

§ 你有可能从新冠疫苗和检测中听说了mRNA,而不起眼的秀丽隐杆线虫却是这酷炫基因技术背后的主角,研究它的科研人员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 果蝇和线虫一样不起眼,但人类却分享和果蝇约60%相同的基因;控制人类疾病的基因有四分之三和果蝇同源。不仅在癌症领域,果蝇在神经生物学中也对突触和神经环路的研究有很多贡献。

作为使用模式动物的科研人员,你想让大家知道,人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工作中涉及动物也绝不是一项特权,你做着一件许多人不敢做但是必须得有人做的事情。你时刻感谢牠们为人类的付出。

当然,科研不仅仅是对地球的探索,对人类的帮助,更是一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和一群小动物一起工作。你一定也记得看到雪绒绒的鼠宝宝时,内心被融化的感觉

新一代魔法学院的巫师们,

你是否也想把这些心声分享出来,唤醒沉睡的麻瓜,让大家更了解这类工作?

如果你也想为你的动物正名,消除人们对牠们的误解

如果你十分熟悉小众模式动物在科研中的用途

如果你需要一个平台表达

我们也刚好需要你

我们诚邀了解模式动物的你,为大家开展一系列科普讲座,详细介绍自己所用的模式动物的优势、特点和趣事。

快来一起编写这部神奇动物图鉴吧!

邮件订阅

订阅方式:发送邮件(任意内容)到neureport123+subscribe@googlegroups.com,如无法打开确认邮件的链接,可以直接回复邮件确认订阅。

我们会将报告和活动信息通过邮件发送,使您轻松获取我们组织的每一场前沿报告资讯。

(ps:订阅后如未收到邮件,请查看是否被错误归于垃圾邮件)

项目负责人

诚邀各位神经科学学者做客NeuReport、云端论脑报告和脑师说讲座

如有意向,除了联系以上委员会成员/发起人,也可直接联系脑人言内部的项目组负责人:

林阳

NeuReport  项目主管

邮箱: liny17 (at) mails.tsinghua.edu.cn

小胡

云端论脑  项目主管

邮箱: hzhu (at) ion.ac.cn


栗晶晶

脑师说 项目主管

邮箱: li_xun (at) ibraintalk.com